一书57:《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原书名《Invitation to Existential Psychology: A Psychology for the Unique Human Be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erapy》直译:《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针对独特人类的心理学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心理学家、教授博·雅各布森(Bo Jacobsen)于2008年出版的一本关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书籍。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存在主义心理学所关注的六个基本生活问题:幸福与痛苦、爱与孤独、逆境、死亡焦虑、选择与责任、人生意义。主要引用了一些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的不同观点来阐述这些问题,但针对这些问题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解决之道。所以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介绍入门书籍。虽然这本书并没有提出独特的观点来解决生活的问题,但仍然从这些介绍中,提醒我们从不同的方面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
这本书邀请我们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索人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心理学不仅仅是用来诊断心理疾病的,更重要的是,心理学还必须告诉人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如何获得更有活力的感觉,如何面对人生逆境,如何接近幸福和爱的状态,以及如何接纳生活中的好与坏。
人类存在的本质仍然是:我们的焦虑、痛苦和烦恼与欢乐和潜力相互交织,共同潜藏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所谓的病态与我们的资源、计划和目标,寻找生活意义的方式以及应对重大生活问题的方式,实际上是紧密相关的。存在主义心理学专注于存在性质的生活问题或生活困境。我们有三个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存在主义学科: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治疗。
第1章 什么是存在主义心理学
存在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每个人与最基本的生活困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每个人如何处理所谓的「人生大问题」。
存在主义哲学,被定义为我们对生活和基本生活困境的思考。由于以这一哲学为基础,存在主义心理学包括了一些概念、理论和实证知识,这些理论和知识告诉我们,人类如何与「人生大问题」互动,以及基本的生活困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显现并得到处理。因此,这里实际上有三门相辅相成的存在主义学科: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治疗。存在主义心理学是引导读者从哲学走向心理治疗的知识体系。
现象学(phenomenology)讲究观察或体验现象本来的样子,也就是说,它超越了我们随身携带的并强加于现象之上的许多观点、成见和想象。现象学研究的是现象本身,它让人们尝试去感知一个人、一件事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想当然地看待一切。根据现象学的观点,我们永远不知道别人想要什么,甚至我们的配偶和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必须仔细地询问并倾听。
当两个人交谈时,一方通常会对另一方的世界观做出假设:我倾向于认为,其他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我是一样的。当谈话涉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时,这种倾向尤其强烈。然而,现象学打破了这种模式。一次现象学的谈话通常会使一个人感到被深深理解和接受。
只有把观察的主体纳入我们的思考中,我们才能正确理解这个世界;这是现象学方法的一则信条。这个世界不仅仅是「在那里」,也并非没有我们人类的参与。只有承认人类仅仅存在于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自己或他人。我们并不存在于孤立的状态中。
心理学或治疗时有三个特殊的原则:
1.把你作为心理学家或治疗师的预期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放在括号里,并敞开怀抱接受来访者所呈现的特定世界。这个规则被称为括号原则或悬置原则。
2.描述,而非解释;取消所有的解释和所有的因果思考,然后尽可能详细、具体和实在地描述。这就是描述原则。
3.当你的描述包含多个元素时,尽量避免强调任何一个元称为水平原则或平等原则。
生活着的人与其所处的世界之间的关系,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焦点;因此,我们研究的所有现象都必须同时包括个体和周围的世界。人类总是处在关系之中一我们生活在关系中,并依靠关系而生活。
一、生活感受。我体验自己的存在,并形成对生活的感受。如果一个人能够自发体验自己的生活,他将因此了解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关于好和坏、对和错的看法,不仅来自父母或社会的标准;相反,它们从我们自身中有机地生长出来。
罗纳德·莱恩创造了「本体性安全」这个词,以及它的另一面 「本体性不安全」。一个人可以有一种感觉,他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真实的、有活力的、完整的人,生活在连续的时空中。这个人可以在生活中前进,并清醒地与他人交往。莱恩称这样的人在本体论上是安全的。莱恩说,他们将基于对自己和他人身份和现实的坚定感受,迎接生活的考验。
二、生活勇气。生活感受是生活勇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生活勇气比单纯的生活感受包含了更多内容。生活勇气是种存在的勇气,是一种包含了自然成分和道德成分的现象——前者是生活本身的部分,后者是个人努力追求的东西。生活的勇气是一种有意识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中,一个人肯定自己的生活,无论有什么阻力存在。勇气的反面是恐惧和焦虑。勇气是「克服恐惧的精神力量」。换句话说,生活的勇气就等同于选择活下去:在自然的生命过程中加入个人的决策力。
人类的基本斗争是在勇气和焦虑之间进行的。这里所说的焦虑主要是存在性焦虑。存在性焦虑有三种表现形式,它们互相关联、彼此相通。最基本的形式是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这种焦虑威胁着个人对生存权利的意识。第二种是对空虚和无意义的焦虑。这种焦虑威胁着个人的精神层面,以及个人对意义的渴望。第三种是内疚和自责引发的焦虑,这种焦虑威胁着个体的道德认同。这三种存在性焦虑都属于正常范围。病态的焦虑则是这些形式的扭曲。
存在性焦虑是无法消除的,它属于生活本身,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存在性焦虑也对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那就是它唤起了个体的自我肯定。生活勇气可以被定义为基本的、自发的生活感受与有意识选择活下去的勇气的结合,它通过与存在性焦虑的对抗而发展起来。
三、生命能量(生命力)。从存在主义角度来看,生命能量必须被视为一种生物精神现象,一种整合了生物性、精神性和意向性的力量。生命能量在人的一生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反,人类被迫过着反思的生活。作为人类,我们注定要反思自己的生活。作为人类,我们面临着如下选择:要么对这些基本处境视而不见,盲目地过着某种虚伪的生活;要么选择正视这个存在结构,学会如何与它们建立积极的关系,从而以一种更接地气、更真实的方式过着更自由、更开放的生活。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使用本真性这个词来形容议种真诚的生活,这种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来描述这些基本的生活处境。
一、欧文·亚隆所列举的四种存在处境:1.我们终有一死;2.在决定性时刻,我们是孤独的;3.我们不得不选择自己的生活(自由);4.我们要在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中努力创造意义。这四种基本处境为每个人的生活确定了框架和议程。许多人不愿去面对、思考和谈论这些基本处境(包括死亡),但这样做并没有削弱它们的影响,只会适得其反。
二、梅达尔·博斯列举了人类生活的七个基本特征:1.人类生活在空间中;2.人类生活在时间中;3.人类通过身体展现自我;4.人类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中;5.人类生活在某种特定的情绪和心理氛围中;6.人类生活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7.人类带着死亡的意识在生活。
三、德裔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作家埃里克·弗洛姆就提出了一个特别有趣的论述:「人类所有的激情和努力都是为自身的存在寻找答案」。弗洛姆接着提到了几种基本的个人需求:1.寻求爱(关系);2.超越自我;3.发展根基感和归属感;4.寻找自己的身份;5.寻找人生的方向和意义。
四、马斯洛人类需求理论。
把这些基本处境当作两难境地,因为这种观点强调了我们作为人类始终面临着选择。我们对生活困境的理解是:在这一处境中,我们需要在两个极端之间做出选择,而这两极都属于我们对生活的正常期望。两者都属于你所认为的合理的或幸福的生活,但你不知道怎样才能协调或整合它们。存在主义心理学就是处理这类问题的。正如凡·德意珍所说,存在主义治疗的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面对这些两难处境。所谓的生活问题,就是我们人类在面对生活困境时产生的问题。
我们把存在主义理论融人了六个基本的生活困境或生活问题。
1.幸福与痛苦:当我知道生活不可避免地包含痛苦时,我怎样才能得到幸福?
2.爱与狐独:在爱的关系中,有可能克服我基本的孤独吗?在爱的关系中,我还能够做自己吗?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可能找到爱?
3.迎境与成功:在事故、丧失或其他严重的生活事件之后,当我发现自己身陷困境,我怎样处理这种情况,才能让自己从中获得成长,而不是退缩或停滞不前?
4.死亡焦虑与投入生活:知道死亡可能随时降临,我怎样才能够超越自己的焦虑,并全身心地投入生活?
5.选择与责任:考虑到我的身体、经济和社会与自质现实,以及我无法要求的出身,我怎样才能基于这些现实做出积极和建设性的选择?我又该如何通过这些选择创造一种有价值的未来生活?
6.混乱与意义:考虑到我们现今世界的纷乱复和定行杂,我怎样才能确定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为其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
所有人都在构成上述六种困境的两极之间挣扎。你甚至可以再加上弗洛姆提到的基本困境,即人类由生物性驱动的动物部分和我们的意识、文化和精神部分的一体性。
如何在上述困境中沿着一条建设性的道路前进,这几乎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当然也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如果你在这些生活问题和困境中,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那么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会说,你过着一种本真的生活。
什么是本真地生活
作为人类,你面临着一个关乎自己生活的重要选择。你可以说,我要像其他人一样,我做别人期望我做的事,我努力像其他人一样存在。你也可以说,我相信对我来说,有些选择比其他选择更重要、更合适、更正确;我必须弄清楚哪些是我应该做的重要和正确的事情,而且我将努力照此生活。
在存在主义心理学中,后一种选择被称为「本真地生活」。本真意味着真诚或所谓的真实。本真地生活意味着真实地生活;也就是说,按照自己内心的信念、信仰和价值观来生活。本真地生活,也意味着你在上述的基本生活困境中找到自己的立场。
存在主义哲学家和神学家约翰·麦奎利这样定义本真性:如果一个人拥有他的自我,并以自己的想法来塑造这个自我,那么他的生活就是本真的。非本真的存在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无论是环境、道德规范、政治或宗教权威,还是其他的影响因素。
本真生活的存在主义定义更多与形式有关,不是与内容有关。重要的是存在的方式,它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人格的统一,而不是被分得七零八散:它是如何行使个人的自由和决心,而不是被流行的品位和标准所决定。
道德哲学家玛丽·沃诺克认为本真性是指每个人都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潜能和可能性。本真地生活,就是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并接受它对个人的影响,也就是说,既然如此,一个人就不得不发现自己的决心,并实现自己的潜能。
存在主义治疗师汉斯·科恩告诉我们,不要把本真性的概念视为可以完全实现的目标。所有人在某些时刻都可能是非本真的,非本真也是生活的部分。类似地,海德格尔也写道,非本真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它是更低档或更低级的存在。与此同时,本真性当然是非常值得追求的东西。
许多人似乎一直都过着某种肤浅的生活。他们从一项活动到另一项活动,扮演着被要求的角色,呆呆地看电视节目。这些人似乎忘记了生命的深层意义,似乎不清楚他们为何来到这里。他们机械地扮演着各种角色,表现出在别人的期望中他们应有的态度。海德格尔说,当我们根据他人的期望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时,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追随「常人」。
然后在某个时刻,有些人可能会经历突然的觉醒,仿佛被戏剧般地召回到生命中。这个声音劝告一个人要对自已的生活承担全部责任。
一个人怎样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同时又不被对生本真化生活活的反思所累呢?一个答案就是「决断」。决断的特点是果断、坚定和决心。「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决断意味着清晰性,它往往是在艰难的生活经历之后形成的。这样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要想果断或坚定地生活,前提是明白你为什么在这里,什么对你是重要的,你支持什么,你反对什么。这种清晰性通常在经历一些艰难的生活处境后才能获得。少数人似乎拥有这种明辨「是非」的天赋。但大多数人都必须历经磨难才能获得这种清晰性。然而在此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似乎没有什么简捷的途径来获得这种清晰性。
一旦你对自己为什么而活 (这是贯穿本书的主题)有了一定的清晰性,本真性以及应如何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的问题,就不会显得那么「沉重」了。这些问题没有必要使你感到沉重。本真性和自发性同时并举是可能的。本真的生活是一种充满乐趣和幽默的生活。
存在主义内疚理论。欧文·亚隆列举了三种类型的内疚:真实内疚、神经症内疚和存在性内疚。罗洛·梅强调,存在性内疚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积极因素。它指出了你还没有实现但被赋予了可能性的领域,包括以关心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然的可能性。因此,尽管内疚是令人不快的,但存在性内疚是一个机会,可以让你重新规划自己的余生,并与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达成和解。
存在主义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显著区别在于,它明确地把基本的生活问题作为心理学最重要的主题,并坚持采用现象学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因此,心理学应该主要从内在体验去解释生活,而不是从外部观察到的行为去解释。存在主义心理学身为哲学和治疗之间理论和经验的桥梁。心理学应该告诉我们如何以最好的方式生活,如何帮助人类同胞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
第2章 幸福与痛苦
幸福的三种概念
积极心理学:幸福是种「主观的愉悦」。它包含了愉快的情绪、低水平的负面情绪和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它可以通过问卷来测量。
人本主义心理学:幸福是种深刻而持久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你实现了自己的基本潜能,并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而生活。
从整体上看,任何个体的生活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具有统一的或整合的原则。布勒认为,决定一个人生活满意度(或者说幸福)的是他如何解释生活。物质条件和身心衰退并不那么重要。如果忽视了自己重要的生活目标,一个人就会变得不幸福。
存在主义心理学:幸福是你能够自由和开放地与这个世界相遇,能够把生活中的欢乐和痛苦融入到与这个世界的持久关系中,这种关系的特征是「从容欢乐的平静」。
存在主义取向尝试整合痛苦和欢乐,将幸福理解为个人与世界之间一种特殊的关系,一种特定的存在于世的方式。两种幸福的概念:极度快乐和深度幸福。
极度快乐是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个人感觉所有重要的需求都已得到满足,所有重要的目标都已经达到。这种精神状态以排除痛苦为前提,因此,它通常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深度幸福则是种持续的平衡状态,在这个平衡中,一方面是个人的愿望、目标和需要,另一方面是周围环境或外部世界。这种状态与个人的愉悦、平静和放松关系密切。
「从容欢快的平静」也就是三个基本概念。第一个要素是自由,也就是说,不受世俗规定,你可以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和召唤。第二个要素是欢乐,也就是快乐、活泼、活力。第三个要素是平静,换句话说,冷静、清醒,并且能够尊重现实世界。
它描述了一种很少遇到的状态。这个概念包含许多不同的内容,强调以下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身体或心理生物学的层面,身体所有的肌肉放松,血压和脉搏减弱,内心和平与宁静。第二个层面是对死亡的清醒认识,人的存在向每个人提出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查明我们希望如何与最终的死亡现实相联系。死亡焦虑与生命实现或未实现的程度有关。一个活得充实和完整的人,无论死亡来得是早是晚,只会体验到轻微的死亡焦虑。第三个层面精神性层面,存在的平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平静。
走向人生幸福的过程和调整一个人的生活叙述非常重要,而且直到生命尽头都是有效的。罗洛·梅的观点:死亡与生命相辅相成。只有你有幸本真地活着,也就是说,去做那些最适合你的事情,你最终才能安然地离开这个世界。焦虑和爱不能共存于同一空间。因此,在有爱的地方,焦虑(包括死亡焦虑)便被驱逐出境。
痛苦
痛苦包括了好几个方面:1.身体痛苦,主要是指身体上的疼痛或不适。2.心理痛苦,表现为焦虑、抑郁、悲伤、悔恨以及其他感到痛苦的心理状态。3.社会痛苦,指的是被排斥在社会参与之外,不被认可,遭受种族歧视、排外或其他偏见,遭遇敌对或攻击的行为,等等。4.精神痛苦,是指一个人对我们的地球或整个世界的状态感到痛苦。
反思痛苦的态度分成四种类型:1.把痛苦视为可以控制或征服的东西;2.把痛苦视为可以与之对话的现象;3.把痛苦视为一种积极的挑战或礼物;4.把痛苦视为你完全无法左右的命运。从存在主义角度来说,处理极限情境意味着接受它的特定性质,而不是试图通过猜想各种不会应验的情境来回避这一现实。没有悲伤的幸福是空虚的。
幸福在治疗中的角色
治疗应该使来访者能够自由和开放地与这个世界相遇。在存在主义治疗中,治疗关系是最重要的。这种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爱纽带。一种关爱方式是代庖式,另一种关爱方式是引领式。在代庖式的关爱中,治疗师替来访者解决他们的问题,减少来访者的焦虑,增强他们的自信。这是一种操纵式的关爱, 它会使来访者产生依赖。在引领式的关怀中,治疗师确认来访者可能选择的道路,然后挑战或激励来访者朝着目标前进。然而,治疗师并不会越俎代庖,他会说:这是你要完成的事情。这样的治疗师能够让来访者如其所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
与这个世界相遇意味着这个人和世界对彼此开放,对彼此的存在开放,并通过这种相遇而变得充实。自由意味着这种相遇或者个体与世界的关系不受束缚;它是一个积极的、自主的选择,是个体所认同的事情。开放意味着放弃你对外界固定和封闭的想法,放弃你根深蒂固的偏见,准备以不偏不倚的心态面对你所遇到的一切。开放还意味着面对这个世界的现实,无论它们是令人愉悦还是令人不快的,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立场。
第3章 爱与孤独
如果你问一个人,是什么让他的生活更有价值,最常见的答案是:爱。空虚的感觉通常也被认为是孤独或寂寞。孤独是个体对他在这个世界上孤身一 人这个事实的基本认识;而寂寞是伴随这种认识而来的悲伤情绪。爱与孤独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如果你感到孤独,然后体验到丰富的爱,你的孤独就会减少。
爱
对爱的一个经典定义是:「一种深切关注、喜欢和奉献的感觉」。在爱的关系中,给予的功能必须被视为首要的。爱的感觉使人们觉得需要为对方付出,为对方者想,为对方守候。当人们在爱的关系中获得成长和活力时,这与一种不同性质的交换有关:情侣之间通过彼此的爱认同、肯定和接纳对方。被他人认同、肯定和接纳,是一个人能够展现自己的基本前提。
爱的核心方面可以被描述为:1.一种以独特的联系、亲密和真诚为特征的关系;2.在这种关系中,双方相互给予和接受,也就是交换象征性或真实的礼物;3.这种关系的特征:是能够让对方是其所是;4.在这种关系中,两个人向对方敞开心扉,自然而然并压倒一切。
罗洛·梅指出了西方传统中的4种爱:1.性爱(肉欲,出于本能的性欲);2.情爱(生产或创造的驱力,以更高级的存在和关系为目标); 3.友爱(友情,兄弟之爱);4.博爱(致力于他人福祉的爱)。
利他主义(或利他之爱)。第一种理论,即内群体利他主义或部落利他主义的理论,人类当然能够利他和爱人,但仅限于在一个确定的群体内。第二种理论,即普遍的利他主义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人类有一种基本的能力去感受和表达对每个人的爱。
孤独
三个关于独处的概念,每个概念都指向一种特定的状态或经验。分离(isolation)意味着一个人在社会层面是孤单的。分离本身无所谓好或坏,它取决于个体想要什么。寂寞(loneliness):当你非常想要和别人在一起时,却只能依靠自己,独自承受命运。寂寞通常是消极的。孤独(aloneness)意味着你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孤身一人的基本认识。因此,分离、寂寞和孤独这三个概念,分别涉及了社会事实、情绪状态和存在性认识。我们每个人在自己对世界的体验中都是孤独的。
为何孤独如此难以面对:一个原因可能是害怕在社会上过于显眼。另一个原因是,对孤独的恐惧可能有社会和文化的根源。
弗洛姆说,在当代社会中,个人可以诉诸三种逃避机制来缓解自已对孤独的恐惧。第一种是让自己投人权威式关系或共生关系,与自己之外的某人或某物融合,无论对方是另个人还是组织。第二种逃避机制是破坏性。第三种逃避机制是机械趋同。个体不再是自己,而是采用流行的文化模式所规定的人格。个体变得像其他人一样。
一个人毫无疑问可以培养出独处的能力。学习独处意味着「自我力量的成长」。
自我决定。人类的生活:是有意向性的;也就是说,他们是由意图和目标决定的。人生发展不仅有生物性阶段,也有精神性阶段,而且这两个层面并不总是彼此相随。两个人相遇和互相的事实本身就是标志着规则化的开始。这样形成角色和规则的好处:一个人可以预见对方的行为。
第4章 成功与逆境
危机和创伤是两码事。创伤是指外界对心灵造成的伤害,而危机是指心灵本身受到的冲击。存在主义取向之外,关于什么是危机以及如何应对危机,目前还有三个主要的学派:宣泄取向、心理动力学取向、创伤后应激障碍取向(经常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
生活和危机属于体。这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奥托·博尔诺的主要观点。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危机。当一个人度过危机,会有一种克服危险和获得解脱的感觉,并且在更深的层次上,消除了旧有的冲突,获得了更新的、更高层次的稳定。
危机有两个核心含义:1.危机之净化,个体必须摆脱心灵上的损耗,得到净化;2.危机之决定,个体必须在两种可能性之间做出选择,也就是说,决定自己要走的方向和道路。
危机是指正常生命活动和持续生活的突然中断;危机是激烈而危险的,它可能会把你引向这个方向,也可能是另一个方向;危机使个人得到潜在的净化,这对他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危机涉及与过去的决裂,是一个令人痛苦和悲伤的过程,但也会导致在新的层面上展开新的存在模式。
每一场危机都有三个维度:丧失、逆境,以及我们所谓的「存在性开放」。
一、危机之丧失:物理上的丧失,心理上的丧失,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意义的丧失,存在性丧失:受到危机打击的个体失去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也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你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与那个人或物品相连的那部分。而且,你失去了与这份关系相关的生命的完整性。
所有的丧失都会使你收缩,并从你的存在中抹去重要的价值,但这仅仅是暂时的。因为你是一个开放和善于接纳的人,新的现象可以进人你的领域,充盈和丰富它,使你在这个世界上重新焕发活力。
二、危机之逆境:让·保罗·萨特用「逆境系数」一词来表示自然、命运或运气为我们每个人准备了多少磨难。你无法改变这些既定的条件,但你仍有一个基本选择:你可以决定如何面对自己的残疾、疾病、缺点或一般的逆境。这些既定条件就是我们的命运,必须接受或忍受它。你无法改变这些事实。你必须接受它们作为你的根基,作为你存在的基础。如果你不接受它们,你将生活在假象之上。你会切断与自己根基的联系。
事实性这个词来描述每个人的存在既定。我的命运或事实性的细节并不是由我选择的。我不知道我从哪里来,我唯一确定的是「我在」。我们每个人都是被抛到这个世界,被抛进了自己的存在处境。事实上,活着就是将自己完全沉浸于自身的真实境遇中。因此,人生逆境的答案就是接受自己的事实性,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
三、危机之存在性开放:人的生命不仅是活着,它必须被接管。接管自己的人生,并不发生在日常的生活情境中,而是发生在特殊的情境下。在危机时刻,生活充满了张力。危机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是通过危机,人类从需求驱动的日常生活上升到有意识的本真生活。
我们的目标是以开放和建设性的方式度过危机,并为未来的生活吸取经验教训。发现这些情感,觉察并感知它们,这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须了解它们,承认和接受它们。有必要认识到,这些情感是你自身的一部分。重要的是,与它们建立关系,开展内在的对话。
每一种感受都有建设性和破坏性的一面、凡德意珍强调,重要的不是大声表达这些情感:重要的是,那解这些情感对于一个人当前和未来可能的生活方式揭示了什么。
识别你内在的大量情感,是与这个世界重新联系并在其中感到自在的一种方式。凡·德意珍强调,一个人需要体验涌现出来的许多不同情感,学习如何与它们友好相处,并从它们身上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过去 、现在和未来的。
修复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于,个体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信念和假设进行探索和面质。危机的解决可能会导致这样的转变:从一种令人厌恶和可怕的经验转向对自我的新洞察和开放,转向探索自己关于世界的基本假设,并最终走向真实的自我发展。
每个助人者都应尊重对方的无意义感,并时刻对他们保持在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一般来说,生命本身的力量迟早会重新发挥作用,努力构建新的生活意义。一个人的生活的意义和方向的重构,可以用这样的话语来表达:通过这次危机,他找到了自己,甚至变得更真实,成为真正的自己。
我们不应该被动地忍受危机,而是应该走向批判。批判意味着面对现实。它涉及对事件过程进行独立的审视,并判断人们言论的正确性。批判可以辨别是非,去伪存真。通过批判,一个人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成为一个自由、有担当的个体。
然而,博尔诺认为,一个人不可能利用自己的力量对自己最珍视的信念进行批判。为了做到这一点,个体需要受到外部事件的冲击。深刻的批判不会来自一个平稳的发展过程。
因此,培养批判性世界公民的前提是,每个人的生活和成长中都会发生危机。今天,个人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具有批判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批判意识只能通过危机获得。所以说,危机和批判是相辅相成的。
危机是令人痛苦的,但它也是一个真正感受和感知世界的机会。同时,它还是一个发现自己、澄清自己价值观和接管自己生活的机遇。
第5章 死亡焦虑与投入生活
我是否恰当地利用了我的生命?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是否能够回顾自己的一生并对自己说:是的,我没有浪费自己的天赋和才能,我也尽可能地关心和照顾了他人?
库伯勒·罗斯发现了临终者的五种不同反应。她强调这些反应可以交替出现。第一阶段,否认,意味着不愿面对现实。第二阶段,个体会产生愤怒。第三阶段,讨价还价。第四阶段,抑郁,一种悲痛、沮丧和伤心的感受。第五阶段被称作接受,默认并接受他的命运或生命的自然过程。
但这个理论仍存在某些问题。最主要的是,该研究并没有为五个阶段提供严格的依据。另一个问题是它的适用范围。第三个问题是论述中固有的病理化观点。
从存在主义的立场来看,死亡是个完全正常的现象。濒死体验,一种可能性是把它们看作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结果。另一种可能性是看作死后仍有生命的迹象,看作存在来世的证据。
亚隆的理论:死亡焦虑及其防御机制。亚隆区分了两种形式的死亡焦虑:一种是在原则上意识到我们终有一死;另一种是意识到我这个人即将死去。两种关于死亡焦虑的防御机制:第一个防御机制是「特殊性」,即相信自己神圣不可侵犯。另一个防御机制被称作相信伟大的拯救者。在内心深处,许多人相信有个无所不能的人会维护他们的利益,有一种力量会永远守护他们、爱着他们和保护他们。为了抵抗死亡焦虑,上述两种机制通常都会被用到,大多数人会交替使用它们。
康德劳的理论:死亡焦虑与死亡渴望。康德劳认为,在死亡焦虑与死亡迷恋(或渴望)之间有一种独特的联系。焦虑会引起迷恋,而焦虑和克制同时也是对迷恋这物的逃避。死亡焦虑两个主要来源:第一个是这个人的生命可能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第二个来源是现代人不安全的困境。
焦虑绝不是病态的。任何通过心理治疗消灭焦虑的努力都是严重的错误。但是,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一个人承担和忍受生活本身带来的焦虑。
罗洛·梅的理论:焦虑、内疚和未实现的生命。根据罗洛·梅的观点,当存在和非存在之间产生冲突时,焦虑就会出现。当一个新机会、一种可能性浮现并让个体面对实现自己生活的新前景时,焦虑就会登场。因为这个机会要破坏已建立的安全感,所以个体产生了拒绝新机会的想法。这个困境就是焦虑的来源。
焦虑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机会,让一个人向自己敞开心扉,并以这种方式找到自己。一个人面临展现或不展现生命潜能的选择时,焦虑就会出现。当一个人选择不去实现这种潜能时,另一种感觉就会出现:内疚。因为人类总是包含未实现的潜能,所以内疚和焦虑一样,也是每个人生活中都存在的东西。
因未实现的潜能和生命而产生的内疚,被称为存在性内疚。这是人们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怀有的一种内疚。我们都有一定程度的存在性内疚。亚隆区分了存在性内疚、神经症内疚和真实内疚。
濒死体验深刻地改变了一个人的人格和价值观。亚隆和海德格尔一样,假设所有人都有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与死亡的相遇,会使许多人从一种存在模式转变为另一种模式。通常,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忘记「人生大问题」的状态中。他们生活在一种忘却存在的状态中。那些重要的生活事件,尤其是死亡,会在一段时间内将人们从无意识的日常存在模式转变为深刻而专注的存在模式,即种正念的存在状态。
死后是否有生命,博斯提出了三种逻辑上的可能性:1.死亡是一种彻底的湮灭,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2.死亡意味着之前的肉体存在转变为一种不同的存在模式,但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无法感知这种存在模式;3.死亡意味着之前的肉体存在会转移到万物存在之前的东西上,因此,死者获得了与生命本身的联系,后者对活着的人来说是隐秘的。
人类的特征是拥有意志力和决心。意志力使人类拥有一个凝聚的自我,无论它是否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将你的活动集中于一个协调的意志力行动中,就是真正地成为你自己,而不再迷茫地生活在循规蹈矩和单调的日常活动中。死亡不仅仅是一件消极的事。坚决地正视死亡,就是为了找到生命的统一性。死亡为我的生命设定了限制。因此,它使我的生命有了统一的可能。
助人者必须能够尊重临终者的需求,即使这个人在否认,在生气,或者为自己感到难过。助人者应该接受临终者自己的方式。并不是你的行动品质使你对他人有价值;而是你的存在品质使你具有价值。如果你只是根据你能做什么来定义自己,你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机器人。
帮助悲伤者最好的方法通常就是陪在他身边,对他保持在场。在场意味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陪伴:以一无所求的方式关注对方,让对方处于平静。陪伴一一个人,也意味着接受和认同他的世界观和优先事项。
海德格尔强调,将死亡作为一种可能性纳入现实,会使生命更加真实。
第6章 选择与责任
这些选择不是选择A或选择B,而是选择你对待现实的态度。重要的并不是哪个目标。决定什么是重要的,它完全取决于每个人。
罗洛·梅的理论:重大决定是愿望和意志相结合的产物。主要的问题在于从愿望到意志的转变。愿望是对某种行为或状态的可能性的想象;而意志是个人管理自己的能力,以便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或目标前进。
第一阶段是愿望的形成。第二阶段是将愿望转化为意志,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在第三阶段,意志将转变为决定和责任。「决定」是愿望和意志的调和,将其转化成了实际行动和个人的自我实现。决定是一种承诺:个人就某项任务与自己达成协议。
奥托·兰克的理论:关于决定的问题首先源于缺乏意志力。许多人没有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意志。意的发展会经历这三个阶段:1.反向意志阶段,个体与他人的意志其保持在场。2.正向的意志阶段,个人愿意并真正接纳他们必须做的事情。3.创造性意志阶段,个人许下自己的愿望,并调动自己的意志力来实现这些愿望。
麦奎利的观点:做决定不仅仅是梅和兰克所强调的自我扩展,它也是一种放弃。也许现代人很难做决定,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学会放弃。每一个支持某种事物的选择,同时也是排除其他事物的选择。人们设法回避决定。因为即使每个决定都使人们踏上新的人生道路,但他们也被切断了一直开放着的其他可能性。
雅斯贝尔斯的理论:决定的一个特点,即它往往是在某种自发情境下做出的。做重要的人生决定的艺术,实际上就是能够耐心等待,能够长久地忍受模棱两可或两难的局面,直到答案自行呈现。一个过早的、过于理智的决定是经不住考验的。不是意志力和智力在选择,而是生命本身在选择,如果我臣服于它、允许它这样做的话。臣服是成为自己的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方式。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有任何情境让我们有理由说:我是被迫做这件事或那件事的?答案是:很少。你是否真的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取决于你持有的关于人类改变的理论。童年对成人生活的重要性,大致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理解:一种是精神分析的方式,一种是存在主义的方式。
每个人都不止有一种童年经验。在记忆的某个地方,我们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早期经验,它们在原则上都是可获取的。在这些经验中,我们「选择」记住数量有限的,通常是某些特定类型和基调的经验。存在主义思想认为,将单向的因果关系附加在人类生命之是一种扭曲。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行动源于他的意图,源于他在这个世界上的需求。
童年的角色就是,成年人利用它来定义自己现在是谁。作为成年人,我们「选择」记住的,是那些符合自我建构或自我定义的内容。人的童年是被诠释过的童年:因此,它可以被重新诠释。
寻找童年答案的需求。首先,这种需求可以被看作个人与自己达成和解的方式。与自己和解需要了解和接受自己的生活真相。其次,它可以被看作个人试图与他们人格中分裂的部分接触。
我们要说的是,对于当今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年人来说,认为自己由童年经历所决定是不恰当的。几乎对所有人来说,这是一种普遍流行的信念;我们不约而同地利用它,使自己不必为当前的生活负责,不必认真对待当前生活的挑战。这个信念阻止了我们做出根本的改变;而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幸福,这种改变可能是必要的。
对于文化和社会是否决定了个人这个问题,答案是:不一定。除非你自己让文化和社会这样去做。在平常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选择的余地。而在关键的时刻,人类也有机会选择站在哪一边。
如果想打破童年和社会对你当前生活的影响和限制,成为一个自我决定的人,一个关键的词是:责任。最合适的答案将触及你深层的人生价值观,你可能需要询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如果我这样做了,当我明天照镜子的时候,我会更喜欢自己还是更讨厌自己?如果想象下5年后的自己和生活方式,并回顾今天所做的选择,那时我会为自己感到骄傲和快乐,还是感到痛苦和后悔?
责任这个词字面上意味着回应的能力。当你承担责任时,你便在回应生活对你提出的各种要求。你可以去感受并承担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世界的责任。
萨特认为,责任是「意识到自己是某件事的无可争议的发起者」。抱怨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没有任何来自外部的东西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感觉、生活或身份。如果你身处特定的情境,那是因为你选择了这种情境。你总是有可能摆脱这种情境,或者以某种方式改变它。
没有不可改变的情境。有时候,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但在这些情况下,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反应,从而改变你向环境发出的信号,进而改变情境本身。
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意味着承认你的生活方式,承认你的选择和疏忽。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你创造了自己居住的世界。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度上,你的所见、所感和所想都来自内在,即使它看似来自外在。
不为自己生活负责的形式:一种常见的形式是亚隆所说的强迫性。个体感觉自己长期受到外部力量的支配。另一种形式是责任转移。还有一种否认责任的形式。
如果承认我们是自己生活的作者,会发生什么呢?事实上,它只会让我们接受自己的生活,与自己和平相处。
负责地生活,是与这个世界自由和开放地相遇,是承认你自己现在的样子,承认你现在所处的位置,自由地呼吸,正视眼前事物,活在此时此地。负责地生活,是在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和尊重自然及世界之间找到平衡,并且心平气和地做到这一点。
真正的关怀是让对方是其所是,尊重对方的愿望,即使它与你期望的有所不同。真正的关怀是希望对方得到最好的东西,是尊重他的完整性和自主性,而不是将他作为自己的延伸。关怀和对他人负责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关爱者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服务,为他人付出;另一方面,让对方是其所是,等待,关注,停顿,饶有兴趣地跟随,让对方展现自己。真正的关怀是「行动」和「陪伴」融为一体。
第7章 混乱与意义
我们的文化提供了许多赋予存在意义的方式,但每个人必须选择一种方式来建构 自己生活的意义。只有当人们带着信念和承诺来完成这项任务时,他们的生活才会获得一致性。
如何找到或建构一种没有事先给出的意义。这个困境涉及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寻按、选择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并将自己投身其中;另一方面则是陷人绝望、无意义和一种无所谓的状态。
当一个人能够看到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模式或目的时,生活对他来说就是有意义的。相反,当这些事件看起来支离破碎,无法发现它们背后的意义时,生活就会陷入空洞。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取决于每个人更基本的生活价值。生活价值是指构成个体生活基础的特定愿景。
奥尔波特的理论:把人分为6种类型。理论型的人活着为了发现和揭示真理。经济型的人以事物的效用为导向。审美型的人以事物的和谐为导向。社会型的人把友爱和亲近他人作为最重要的生活价值。政治型的人对权力感兴趣。宗教型的人寻求与超越日常世界的事物合一。
弗洛姆的理论。这些生活价值真的是同等重要吗?中立的观点坚持一种平等价值的原则。承诺的观点,这个人要对自己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有所承诺。必要性的观点认为,就我们这个世界的需要来说,某些目标应该被优先考虑。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模式:一种倾向于占有和拥有,另一种倾向于存在和生活。
弗兰克尔的理论:人们通过实现价值来实现个人的存在。创造性价值是在建设和给予等系列活动中实现的,是人们在家庭生活和工作领域中追求的。体验性价值实现于个体向世界敞开自己的能力,以及融人自然、欣赏艺术和爱的能力。态度性价值体现于个体能够让自己面对受限的环境、痛苦的现实,以及在残酷命运面前的屈服。
你不能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对你来说,这是个毫无意义的问题。相反,生活本身向你提出了这个问题。你的任务是回答这个问题,而不是提出这个问题。你通过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来回答这个问题;而且,你不是用语言来回答,而是用行动来回答。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看,无可争辩的是,对意义的寻求是人性的基本特征。生活就像游走在一根钢丝之上:一端有意义,另一端是无意义。我们偶尔会瞥见下方的深渊,看到混乱和偶然。我们与外界进行抗争——希望保持平衡,看到目标,勇往直前,找到一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在一个人生活中寻找丰富而完整的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会珍惜已经存在的东西,学会享受和感微生活中提供的所有感官快乐、情绪体验,以及智力和社会方面的挑战;另一方面是承认和欣赏宇宙中存在一些比自己更重要、更伟大的事物,你可以通过对孕育自己的世界做出贡献而获得最大的满足。
一个人存在就是向外面的世界伸出你的手。最后,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有一个方面不应该被忘记,即不断地反思这些问题:对我们人类来说,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什么使我的生活更值得过下去?